創新的時代:科技、發展、治理,“上海論壇2025”年會今日啟幕
專題:上海論壇2025
創新的時代:科技、發展、治理,“上海論壇2025”年會今日啟幕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劉昕璐 通訊員 薛晨宇 楊一
“上海論壇2025”年會4月25日在上海啟幕。本屆論壇以“創新的時代:科技、發展、治理”為主題,邀請來自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智庫、高校、政府、企業、媒體等機構的500余名嘉賓、代表,圍繞人類共同挑戰展開對話交流,為亞洲乃至全球發展探索更具包容性、公平性的未來路徑。
開幕式上,上海市副市長解冬、復旦大學黨委書記裘新、韓國SK集團董事長崔泰源(Chey Tae-won)先后致辭,復旦大學副校長陳志敏主持開幕式。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Yukio Hatoyama),聯合國前副秘書長、裁軍事務高級代表金垣洙(Kim Won-soo),美國前助理國務卿幫辦、卡內基中國中心主任華自強(Rick Waters),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區主任漢斯·克魯格(Hans Kluge),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復旦大學復雜體系多尺度研究院榮譽院長邁克爾·萊維特(Michael Levitt),觀察者網創始人及董事長李世默發表主旨演講,韓國崔鐘賢學術院院長金裕錫(KimYoosuk)主持主旨演講。
4月25至27日期間,論壇聚焦“科技進步、可持續發展、全球治理”三大板塊,設置15個分論壇。議題涵蓋全球化背景下的國際競爭與合作、科技驅動的經濟變革、可持續發展挑戰、社會老齡化與健康戰略,以及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帶來的時代難題等。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全球產業組織,韓國SK集團,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意大利博科尼大學歐洲決策研究所、布魯塞爾歐洲政策研究中心等24家國際組織、企業、高校及科研機構等參與主辦或協辦,推動跨學科、跨領域、跨行業的深度對話,為全球發展核心議題提供多元解決方案。
上海論壇創立于2005年,由復旦大學和崔鐘賢學術院主辦、復旦發展研究院承辦,依托復旦大學的學科優勢,立足上海,輻射全球。現已發展成為國內外各界精英探討世界熱點問題、聚焦全球發展脈絡的平臺。20年來,論壇注冊嘉賓累計12000余人,五成以上為境外嘉賓,覆蓋100多個國家與地區,來自政、產、學、研的各界嘉賓發表演講4500余次,論壇全球合作機構逾400家,出版物200余本,媒體原創報道3500余篇。論壇持續優化議題設置與會議模式,知名度與影響力持續提升,為構建國際交流、互鑒合作平臺提供創新范例。
20年來,論壇構建起多元成果體系,彰顯學術實踐雙重價值。本屆論壇,重點推介了《國際碳關稅機制的趨勢、影響及應對》《數據跨境流動、個人信息保護與數字韌性建設》《超級智能少數派》《全球國家發展動力指數(2024)》《從喀山到里約:推動“五個金磚”建設的中國思路》等十余本復旦智庫報告和分論壇報告,以及中英雙語版《上海論壇20周年紀念冊》和《上海論壇主旨演講與高端對話精選集》等總結性成果,為政商學媒各界提供了豐富的思想成果。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劉昕璐 通訊員 薛晨宇 楊一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標簽: 啟幕
相關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