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金比易主之路戛然而止:家族糾紛成“絆腳石”,保殼自救再添變數(shù)
曾因控制權變更引發(fā)市場高度關注的ST金比,其易主之路在籌劃近一個月后突然折戟。
7月11日晚間,公司公告稱,控股股東林浩亮、林若文與上海元一成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元一成物”)簽署的《股份轉讓協(xié)議》及《表決權放棄協(xié)議》正式終止,原計劃引入的新實控人未能如愿入主。這場因家族財產清算糾紛引發(fā)的“短命交易”,暴露出困境上市公司資本運作的脆弱性,也為ST金比的保殼自救蒙上陰影。
易主計劃“高開低走”,溢價交易終成泡影
回溯事件脈絡,*ST金比于6月11日晚披露易主方案:林浩亮、林若文擬向元一成物轉讓13.3%股份,轉讓價7.34元/股,總價3.46億元,此價格顯著高于公告時及當前公司股價。同時,二人放棄剩余39.95%股份的表決權,使元一成物以13.3%股權實現(xiàn)實際控制。此外,雙方還約定后續(xù)再轉讓14.7%股份,最終元一成物持股比例將達28%。
然而,交易的背后暗藏隱憂:元一成物為2025年新設主體,其最終控股股東上海浩然春暉企業(yè)管理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正面臨強制清算,且涉及家族財產糾紛。
家族糾紛擊碎資本局,合規(guī)風險成“致命傷”
根據(jù)公告,交易終止的核心原因是“受讓方實際控制人涉及家族財產清算糾紛,對交易落實帶來不確定性影響”。
業(yè)內人士指出,家族糾紛可能引發(fā)兩大風險:一是支付對價能力存疑,3.46億元轉讓款能否按時到賬成謎;二是表決權安排穩(wěn)定性受損,若糾紛持續(xù)發(fā)酵,元一成物對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可能旁落。此外,*ST金比作為退市風險警示股,控制權變更需滿足嚴格合規(guī)要求,任何不確定性均可能觸發(fā)監(jiān)管介入。
市場啟示:困境上市公司“賣殼”需慎之又慎
*ST金比的案例再次警示:在退市新規(guī)下,單純依賴資本運作“保殼”已難以為繼。公司需在夯實主業(yè)、提升盈利能力上下功夫,而非寄希望于“短平快”的控股權轉讓。對于投資者而言,需警惕概念炒作風險,避免盲目跟風“易主”題材股。
截至7月14日收盤,*ST金比股價報5.63元/股,總市值20億元。這場因家族糾紛戛然而止的易主大戲,能否成為公司痛定思痛、回歸主業(yè)的轉折點?市場正拭目以待。
注:本文結合AI生成,文中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標簽: 金比
相關文章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