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電池創新成果持續落地 技術突破提振板塊盈利預期
9月5日,A股固態電池板塊延續強勢表現,相關個股集體大漲。北交所公司派特爾收獲30%幅度漲停,金銀河、譽辰智能、先導智能、利元亨等收獲20%幅度漲停,納科諾爾、貝特瑞、億緯鋰能(維權)等均漲超15%。ETF方面,電池30ETF、電池龍頭ETF均收獲漲停。
作為未來電池終極解決方案之一,固態電池技術近期頻頻突破,規模化量產漸行漸近。
9月3日,億緯鋰能在其官方公眾號宣布,“龍泉二號”全固態電池成功下線。“龍泉二號”為10Ah全固態電池,能量密度達300Wh/kg、體積能量密度為700Wh/L,主要面向人形機器人、低空飛行器及AI等高端裝備應用領域。
9月4日,先導智能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在固態電池領域,公司作為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全固態電池整線解決方案服務商,已成功打通全固態電池量產的全線工藝環節,并在核心環節取得多項技術突破。
國軒高科近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披露,公司推出G垣準固態電池和金石全固態電池。其中,金石全固態電池處于中試量產階段,并已啟動2GWh量產線的設計工作;G垣準固態電池處于多家客戶上車測試階段。
機構分析認為,隨著中試線的陸續落地及鋰電擴產周期的重啟,固態電池設備企業基本面有望持續改善。
據高工鋰電不完全統計,2025年上半年,先導智能、海目星、贏合科技(維權)、利元亨等多家頭部設備企業新簽及在手訂單總額超300億元,同比增幅為70%至80%。其中,先導智能2025年上半年新簽訂單總額124億元,同比增長近70%;海目星上半年新增訂單44.21億元,同比增長117.5%,截至6月末在手訂單規模突破100億元;贏合科技截至一季度末因訂單合同負債金額達27.59億元,創歷史峰值;利元亨截至5月末在手訂單為49.21億元。
據中金公司研報測算,2030年全球固態電池出貨量將達到808GWh,預計全固態電池有望于2027年實現技術定型和小規模量產,2030年實現商業化量產。伴隨2025年頭部廠商中試線逐步落地,2026年量產線建設將持續突破。
東北證券研報認為,作為下一代能源革命的核心突破方向,固態電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循環壽命等方面展現出顯著優勢。在海內外市場共振下,固態電池商業化進程正加速推進,產業鏈上游的設備制造商迎來發展機遇。在這一產業升級過程中,設備制造企業憑借其關鍵技術儲備和先發優勢,有望成為產業鏈中最先兌現商業價值的環節。
財通證券研報表示,2025年以來,固態電池技術持續獲得突破,多家車企計劃于2027年左右開始搭載全固態電池,行業產業化進程加快。隨著中試線的陸續落地及鋰電擴產周期的重啟,設備制造企業基本面有望持續改善,繼續看好產業周期與技術進步共振。
標簽: 創新成果
相關文章
-
專利網站,創新成果的展示與交流平臺,專利創新平臺,成果展示與交流的專利網站樞紐詳細閱讀
專利網站是一個集創新成果展示與交流于一體的平臺,旨在為用戶提供專利信息查詢、技術交流、成果轉化等服務,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
2025-07-02 18 創新成果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