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策助力優化“募投管退”鏈條 券商股權投資積極謀變
證券時報記者 馬靜 許盈
過去一個月,創投行業政策暖風頻吹。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多措并舉,助力“募投管退”全鏈條優化;同月“科創板八條”出臺,再強調科創板的“硬科技”屬性。在此背景下,券商股權投資業務有何新打法?近日,多家券商投行及另類子公司、私募子公司負責人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分享了最新思路和實踐。
受訪人士認為,投資人員要更多地接觸產業、了解產業,成為真正的行業專家,更加精準地篩選和評估投資項目。另有受訪人士稱,往前走、做早期是每家投資機構不可避免的選擇,只有提前認知、提前卡位,才有可能投得進、投得好。
對于當前困擾一級市場的投資項目退出問題,多位人士表示,將積極推動通過并購渠道退出,并探索回購、境外上市、股權轉讓等多元化退出方式。更有受訪人士坦言,會越來越重視評估企業的科技創新程度,以便更容易找到并購方。
券商股權投資業務謀變
隨著政策環境變化,券商系股權投資將迎來諸多機遇。東興投資相關人士認為,新政策鼓勵多元主體參與創投,倡導長期資金、資管機構加大投入,這有助于建立券商間多主體、多平臺、多途徑的合作共贏模式,將豐富投資主體,拓寬資金來源。
“優先支持關鍵核心技術領域的企業上市,為券商在科技領域尋找優質投資標的提供了方向,有助于券商投資業務的聚焦。”民生證券副總裁、投資銀行事業部總裁王學春表示。
東吳證券投行業務相關人士提到,新政策有利于拓寬股權投資業務,比如圍繞整合上下游產業鏈拓展并購業務。
新的政策環境,對投資團隊的投資能力、風險控制能力與認知的要求也進一步提升。
興證資本相關人士表示,科創板對“硬科技”的強調,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存量項目的退出預期和估值,部分存量項目退出通道可能會受限,溢價可能會降低,面臨價值重估的挑戰。券商股權投資機構今后也需要更加精準地識別和投資具有長期成長潛力和硬科技屬性的企業,更加謹慎地評估投資標的的價值。
不過,王學春認為,券商股權投資背靠券商投行和研究部門的綜合服務能力和產業研究能力,在新的政策環境下,具備一定的競爭優勢,未來需要依托自身特有的競爭優勢抓住市場機遇。
在他看來,投資人員要更多地接觸產業、了解產業,成為真正的行業專家,更加精準地篩選和評估投資項目。券商要利用好自身的投研、投資等資源,在為企業提供穩定的長期資本投入的同時,為客戶提供全產業鏈服務。
國海創新資本相關人士認為,券商股權投資需進一步提升“硬科技”的投研能力,首先通過“投資不確定中的相對確定”減少投資失敗風險,同時通過合理的定價、談判和協議簽署等方式,降低退出過程中的風險和不確定性,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
應投早、投小和投科技
具體怎么干,如何干好?受訪券商也分享了所在公司在股權投資方面的最新動作和思路。
“深耕當地,助力本地產業升級”是多家地方國資券商的共同選擇。東吳證券(601555)投行相關人士提到,公司將以蘇州及長三角為核心根據地,積極發揮并購基金、科創基金、產業基金作用,撬動社會資本為科創企業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國海創新資本相關人士稱,公司將積極融入廣西發展大局,充分發揮區內外鏈接橋梁作用,重點關注和挖掘廣西區內企業,堅持以投資服務廣西實體經濟。山證創新相關人士稱,在采取市場化視角在全國范圍內展業,同時兼顧服務山西實體經濟和國資國企改革。
也有券商提及要從各地政府資本招商的動作中抓機遇。興證資本相關人士稱,將進一步強化投資與招商的聯動能力,持續提升價值發現、科技項目資源導入能力,積極助力地方政府推動產業升級與新質生產力發展。
在行業方面,受訪券商更偏愛符合國家戰略需要、能解決“卡脖子”問題的賽道。比如國海創新資本、山證創新、興證資本等都提到,將重點關注人工智能、半導體、衛星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等“硬科技”產業。王學春還提到了數字經濟、信息通信技術、新能源、生物科技、國防軍工等領域,“加大在重點方向、關鍵領域的股權投資力度,通過投資服務國家科技自立自強和產業轉型升級”。
投資代表新質生產力的行業與政策基調同頻共振,但對于從Pre-IPO(預上市)模式成長起來的券商股權投資來說,要在長期收益與短期業績之間找到平衡點,制定合理的投資策略。
“代表新質生產力的科技企業需要更加長期的耐心資本陪伴成長。”興證資本相關人士認為,隨著注冊制落地以及一、二級市場價差的逐漸消失,往前走、做早期是每家投資機構不可避免的選擇,尤其在科技投資領域。只有提前認知、提前卡位,才有可能投得進、投得好,興證資本將進一步向早期投資基金延伸。
“要做時間的朋友。”東興投資相關人士稱,會關注具有持續增長潛力和穩定現金流的企業,通過長期持有實現價值增長。山證創新相關人士則表示,將逐步向“投早投小”方向聚攏,選擇具有一定科技壁壘,同時兼具實際市場應用場景的企業,更加看重企業持續經營能力和成長性。
王學春則談到,針對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特點,民生證券重點關注企業的研發實力和技術積累,優先選擇那些具有核心技術和持續研發能力的公司。
探索多元退出方式
以往,首發(IPO)是最為主流的退出方式之一。不過,隨著上市入口逐漸收緊,退出已成為一級市場最為關切的話題。記者采訪獲悉,券商正在積極探索各類多元退出方式,其中并購退出備受關注。
王學春告訴記者,并購作為股權投資退出渠道的重要性在顯著上升,未來民生證券也會積極推動更多投資項目通過并購交易實現退出。同時,也與行業內的頭部投資機構、并購機構等保持密切聯系,挖掘潛在的合作機會,拓寬退出渠道。
東興投資、興證資本相關人士也表態稱,會利用各類資源,積極探索通過并購方式實現項目退出。國海創新資本相關人士則強調,將堅持以退定投的投資策略,將并購、重組或者股權轉讓作為重要的退出方式。
興證資本和東吳證券同時提及了設立并購基金。據東吳證券投行相關人士介紹,公司設立并購基金,支持上市公司開展產業鏈上下游并購整合,助力戰略性新興產業并購重組,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在其他退出方式方面,興證資本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當前,公司仍會大力支持優秀的企業走IPO道路。“對優秀的企業來說,真金不怕火煉,IPO的大門仍然是為他們敞開的。”他表示,公司退出側重點會有所調整,但重視風險管理、堅持多元化退出的整體思路不會改變。
在具體做法上,興證資本還將通過境外上市、股權轉讓、企業回購等多元化的退出方式來實現資金的回流,隨著股權投資基金份額轉讓等創新試點的推進,興證資本也將積極嘗試這些新興渠道。
山證創新相關人士則透露,在新增項目方面,山證創新將探索并購重組、回購退出、隔輪退等方式;在存量項目方面,持續強化與外部機構的合作,拓展專業外部咨詢機構、頭部會計師事務所、金融機構、私募基金管理人等合作渠道,推介需要退出的項目,逐步探索構建“退出朋友圈”“并購朋友圈”。
標簽: 券商
相關文章
-
大逆轉!滬指續探新高,“存款搬家”進行時,頂流券商ETF(512000)盤中加油漲近1%,兩日吸金14.5億元詳細閱讀
8月20日,大盤早盤延續震蕩,午后突發強勁反彈,滬指反包收漲1%續創十年新高,盤中最高觸及3767.43點。兩市成交額連續第6日突破2萬億。 ...
2025-08-20 23 券商
-
最新!這家A股券商擬赴港上市!詳細閱讀
7月25日晚間,首創證券發布公告稱,于2025年7月25日召開了第二屆董事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審議公司發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
2025-07-26 39 券商
-
牛市看券商,主力爆買近百億,東財再登頂!頂流券商ETF(512000)連漲6日,續探年內新高詳細閱讀
“牛市旗手”繼續狂飆,A股頂流券商ETF(512000)開盤迅速拉升,全天高位震蕩,尾盤再起一波攻勢,場內價格收漲2.88%,日線強勢6連漲,再度...
2025-07-24 48 券商
-
券商被低估?IPO+穩定幣+合并或啟慢牛!詳細閱讀
來源:木魚ETF 最近,金融是真牛! 我們過去兩周多次撰文分析,并率先喊出“金融牛”的口號!其中對證券行業期待最高,還特別指出“25年券...
2025-07-11 37 券商
-
滬指強勢突破,券商“暑期行情”開始了?詳細閱讀
來源:超級巴飛特 時隔8個月,昨日(7月9日)滬指重返3500點,多周期信號較強。在這個時點,提示一個板塊機會——券商。 估計很多投資者看...
2025-07-10 45 券商
-
2025年券商金融“五篇大文章”試評價得分公布,頭部券商領跑詳細閱讀
中國證券報·中證金牛座記者7月2日從業內獨家獲悉,備受證券行業矚目的券商“五篇大文章”試評價結果正陸續送達各家券商案頭。經向多家券商核實,中國證券...
2025-07-03 39 券商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