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特估”爆火!熱門ETF梳理
近期,科技行情迎來反彈,“科特估”概念橫空出世。什么是“科特估”?和“中特估”有什么關系?上漲邏輯在哪里?投資者又該如何參與其中?
一、什么是“科特估”??
“中特估”是“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的簡稱,而“科特估”則是“科技特色估值”的簡稱,具體指市場對具有戰略稀缺性資源或新質生產力的優質公司的低估。
“科特估”的概念首次出現在今年3月10日的一份名為《科特估:新質生產力,突圍》的研報中:“科特估”聚焦“新質生產力”轉型升級:優勢制造+中國自造+先進智造,外部環境的不友好導致中國科技制造行業的估值出現明顯低估,亟待“科特估”突圍。
“科特估”作為一個新的估值體系和投資方向,凸顯了中國科技制造業在全球競爭中的重要地位,并為資本市場提供了新的增長點。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三期有限公司的注冊成立,以及“數字中國”等長期政策的影響,都為科特估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二、“科特估”和“中特估”有什么關系?
共同點:與“中特估”相呼應,“科特估”也被認為是“安全”資產。在國家戰略層面,兩者都受到政策支持和財政補貼的影響,旨在推動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和產業安全。
不同點:“中特估”或更多地關聯于傳統行業和國有企業的估值重估,而“科特估”則側重于新興科技產業和創新驅動的公司。
關系:“科特估”可以視為“中特估”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延伸和深化。
“科特估”主要包含哪些行業和細分領域?
“科特估”聚焦于三個主要的行業和細分領域:
優勢制造:指的是中國在全球領先的制造業,如新能源車和通信等,這些領域已經實現了自主可控,但面臨產能過剩問題,需要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
中國自造:涉及高端裝備和新材料等基礎工業,這些是可能被歐美“卡脖子”的領域,需要通過財政補貼和新型舉國體制來實現自主可控的“硬科技”。
先進智造:包括前沿科技如AI和生物技術等,這些領域沒有現成的技術路徑,需要不斷的創新和研發,同時也需要改善營商環境和優化上市制度來鼓勵企業發展。
“科特估”的上漲邏輯是什么??
政策端來看,高端制造、硬科技都屬于是新質生產力的范疇,“新質生產力”列為今年十大工作任務之首,芯片、AI算力、5G等相關扶持政策也在持續推進中;
估值端來看,科技股目前估值處于相對歷史上的低位。以半導體行業為例,可以觀察到:2020年之前中國半導體的估值長期高于美國,但2020年美國對華科技封鎖以來,即便中國半導體行業的盈利能力持續優于美國,但其估值水平相對美股則明顯惡化。
本質上,“科特估”代表了轉型升級中的新質生產力,是重要的“安全”資產。盡管當前可能面臨市場低估,但從長遠來看,中國科技破局勢在必行,隨著政策加碼扶持力度、技術進步發力和市場認可度的提高,這些領域有望實現價值重估。對于具有前瞻性的投資者來說,“科特估”或許提供了一個布局未來增長潛力的機會。
投資者如何參與“科特估”行情??
對于投資者來說,想要掘金“科特估”,需要保持耐心和定力,同時采用合適的策略來配置。
1、核心+衛星策略
通過核心資產的穩定性來降低整體投資組合的波動,同時利用衛星資產的高增長潛力來追求更高的回報。例如,核心部分可以選擇像中證A50、中證100這樣的藍籌寬基,衛星可以考慮加上科技ETF、信創ETF基金這類聚焦科技賽道龍頭股的行業主題ETF來增加彈性。
2、啞鈴策略
在投資組合中同時配置兩種極端的資產,通常是兩種具有不同風險和回報特征的資產,結合兩種資產的優勢,以期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獲取更高的回報。例如,啞鈴的一端選擇配置“中特估”,比如銀行、地產類資產,啞鈴的另一端則配置“科特估”,比如科技、電子、國防軍工。
在這里,我們整理了A股能夠代表“科特估”概念的ETF列表,供大家參考:
“科特估”概念代表ETF
風險提示:科技ETF被動跟蹤中證科技龍頭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12.6.29,發布于2019.3.20;電子ETF(515260)被動跟蹤中證電子50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08.12.31,發布于2009.07.22;信創ETF基金(562030)被動跟蹤中證信創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17.12.29,發布于2012.12.21;金融科技ETF被動跟蹤中證金融科技主題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14.6.30,發布日期為2017.6.22;國防軍工ETF被動跟蹤中證軍工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04.12.31,發布于2013.12.26。指數成份股構成根據該指數編制規則適時調整,其回測歷史業績不預示指數未來表現。文中提及個股僅為指數成份股客觀展示列舉,不作為任何個股推薦,不代表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投資方向。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本公司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人應當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選擇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的產品?;鸬倪^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根據基金管理人的評估,科技ETF、電子ETF、信創ETF基金、金融科技ETF、國防軍工ETF、雙創龍頭ETF的風險等級均為R3-中風險,適宜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資者,適當性匹配意見請以銷售機構為準。銷售機構(包括基金管理人直銷機構和其他銷售機構)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對以上基金進行風險評價,投資者應及時關注基金管理人出具的適當性意見,各銷售機構關于適當性的意見不必然一致,且基金銷售機構所出具的基金產品風險等級評價結果不得低于基金管理人作出的風險等級評價結果?;鸷贤嘘P于基金風險收益特征與基金風險等級因考慮因素不同而存在差異。投資者應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情況,結合自身投資目的、期限、投資經驗及風險承受能力謹慎選擇基金產品并自行承擔風險。中國證監會對以上基金的注冊,并不表明其對以上基金的投資價值、市場前景和收益做出實質性判斷或保證。基金投資需謹慎。
標簽: 科特
相關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