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華:中企出海不僅要在當地要建廠,還要對生態、服務、技術研發等進行布局
專題:2024智薈中歐·北京論壇|開放與平衡:企業全球化經營的機遇與應對
8月15日,由中歐國際工商學主辦的第四屆“智薈中歐·北京論壇”在京舉行,主題為“開放與平衡:企業全球化經營的機遇與應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中歐EMBA校友陳士華出席以“企業出海戰略的抉擇與優勢再造”為主題的圓桌論壇。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成為中國產品出海的新亮點,成為出海“新三樣”之一。2021年之前,中國的汽車出口量每年大約在一百萬輛左右。自2021年起,出口量迅速增長,去年達到了491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量也達到了120萬輛。
陳士華認為,之所以出現這一輪快速增長,是因為中國的企業已從原來的跟隨變成現在的引領。“我們在電動化、智能化上確實做了很多的工作,企業家的創新精神,我們的效率優勢等,在全球來看還是現在得到了明顯的體現。”
然而,隨著中國汽車企業出海的步伐加快,也面臨著不少挑戰。例如歐盟對華實施反補貼政策,美國加征關稅,巴西、東南亞等地區也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措施。
對此,陳士華表示,國際形勢必然是越來越復雜,由此帶來的不確定性,也不僅僅是汽車行業在面對。在這樣的背景下,合規性是出海經營必須要考慮的問題,也是難點之一。
對于企業來說,“國際化道路一定要走,且不能僅以直接貿易出口為主要形式。”陳士華強調:“中企要真正走向海外,不僅在當地要建廠,還要將我們的生態、服務、技術研發等在海外進行布局。中國汽車行業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與前景,只要彼此抱團,不內部進行惡性競爭,在海外的發展必然能取得好成績。”
同時,從國家層面來說,陳世華認為已到了制定整個汽車產業國際化戰略的節點。“比如出口退稅政策有待優化,也可以參考日本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與美國達成的模式,即每年給予一定的出口配額,如超出配額,就轉為到這里建廠和打造產業鏈。”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標簽: 中企
相關文章
-
中企動力網站,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打造一站式服務平臺,中企動力,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一站式服務平臺詳細閱讀
中企動力網站致力于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一站式服務平臺,助力企業高效轉型升級,實現業務創新與增長。...
2025-09-15 2 中企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