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職國際被暫停業務資格6個月背后 年報審計遇難題、客戶“分手”與底稿篡改危機
日前,已經拿到注冊批文、正在等待發行的金天鈦業發布會計師事務所選聘招標公告,計劃結束與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以下簡稱“天職國際”)的合作。金天鈦業已經是8月8日以來,繼湖南兵器、博達軟件之后第三家選擇與天職國際“分手”的企業。
之所以選擇告別天職國際,源于天職國際日前被證監會暫停從事證券業務資格6個月。根據證監會官網,上市公司奇信股份2015年至2019年年報造假,審計機構天職國際為其出具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受此影響,天職國際已經被暫停相關業務資格,直至明年2月方存在解除可能。
天職國際已經是年內第二家被暫停證券業務資格半年的會計所,大華會計師事務所(以下簡稱“大華”)于5月被暫停該資格,這也使得超過30家上市公司終止與大華的合作,50余名大華合伙人陸續退出。
“大華業務暫停時間為5月至11月,理論上不影響2024年年報審計業務的開展。而天職國際明年2月之前均無法開展年報審計,其年報審計業務所受沖擊較大華更大,客戶丟單與合伙人流失大概率也將更為嚴重。”某會計所合伙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審計機構被暫停業務資格,相關企業該何去何從?值得注意的是,大鵬工業、博達軟件、太陽能、維信諾等多家原本與大華合作的企業,在大華被暫停業務資格后更換為天職國際。這一調整,使得這些企業在4個月內兩度“踩雷”會計所。
日前,受奇信股份2015年至2019年連續5年財務造假波及,為奇信股份出具標準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的天職國際被“沒一罰五”,同時被暫停從事證券服務業務資格6個月,暫停時間為今年8月至明年2月。
此外,還有一處值得特別關注——天職國際偽造、篡改、毀損審計工作底稿;其4名當事人也被證監會另行依法處理。
天職國際已經是年內第二家被暫停保薦業務資格6個月的會計所,今年5月,大華也由于為上市公司金通靈提供的審計報告存在虛假記載而被暫停相關業務資格半年。
被暫停業務資格的“資格罰”,此前在會計所間較為鮮見。根據Wind,除天職國際與大華,近五年以來,被證監會施以“資格罰”的會計所僅有中天華茂、深圳堂堂兩家,并且中天華茂被罰于2023年年底。
“更早年間,也曾有會計所被暫停業務資格,但暫停時間大多為2~3個月,暫停時間長達半年的較為少見。”受訪會計所合伙人告訴記者。
據其分析,業務資格暫停對會計所客戶流失的影響可以分為以IPO為主的股權審計業務、上市公司年報審計業務兩類看待。
對于IPO業務而言,相較于暫停業務資格2~3個月,資格暫停時間在6個月及以上帶來的業務沖擊將顯著增大。
“如果業務資格暫停時間在3個月以內,對于擬IPO企業的影響或相對有限,企業可以先行規范,待中介機構資格恢復后再行提交IPO申請,如此可以省掉更換會計所后帶來的磨合期。然而,如果暫停時間超過3個月尤其是長達6個月及以上,企業則會‘等不起’,此種情況下,更換中介機構或為企業更為理性的選擇。”前述會計所合伙人直言。
從天職國際被暫停業務資格后擬IPO企業的反映來看,其客戶已經開始流失。在天職國際被宣布暫停相關業務資格當晚,由其擔任審計機構的4家北交所IPO企業審核狀態悉數變更為“中止審查”,20家由天職國際服務的滬深交易所在途IPO企業審核狀態尚未變化。
上市公司審計業務方面,根據受訪會計所合伙人分析,會計所被暫停相關業務資格帶來的沖擊大小,與暫停時間長短相關,更與暫停時段緊密關聯。
“1~4月是上市公司年報審計的關鍵時期,如果會計所在此期間被暫停業務資格,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企業年報審計工作理論上也會受到較大影響,年報審計可能會因為時間不夠而草草收尾乃至無法如期完成。”受訪人士直言。
對比年內同樣被暫停從事證券服務業務6個月的天職國際與大華,大華暫停時間為2024年5~11月,天職國際則為2024年8月至2025年2月。該人士進一步分析道,二者相比,天職國際上市公司客戶流失情況大概率將比大華更為嚴重。
不過,由于天職國際行政處罰結果公布距今僅有數日,官宣與其告別的上市公司數量還較為有限。受訪人士預計,9~10月官宣與天職國際“分手”的上市公司或相對集中。
該人士同時指出,天職國際的部分客戶流失情況可能無法體現。6~8月是上市公司調整審計機構的關鍵時期,對于此前計劃新聘天職國際的企業,如果尚未官宣變更公告,理論上則會直接放棄天職國際而替換為其他會計所,此類客戶流失難以從公開信息中獲知。
與此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會計所客戶流失與業務資格暫停有關,也受會計所吃罰單導致的信譽沖擊影響。根據受訪人士分析,相較于民企,大型央國企往往更為看重審計機構信譽度。受此影響,一旦會計所出現重大信譽風險,行業影響力越大的會計所客戶流失往往更為嚴重。
如果審計機構被暫停業務資格,需要更換會計所嗎?如若更換需要注意什么?
值得關注的是,多家此前聘任大華擔任審計機構的企業,在大華被暫停業務資格后改聘天職國際,這使得這些企業在4個月內兩度“踩雷”。
典型如正在沖刺北交所的大鵬工業。今年5月,由于審計機構大華被暫停業務資格,大鵬工業審核狀態被迫調整為“中止”。為了盡快推進上市進程,大鵬工業將審計機構更換為天職國際,6月28日恢復審核。然而,僅僅1個多月后,其再度因“踩雷”審計機構被暫停業務資格而不得不暫時中止IPO。
同為北交所IPO在途企業的博達軟件、正在推進可轉債的上市公司太陽能、申請重大資產重組的維信諾等多家企業,陷入與大鵬工業同樣的困境——將會計所由大華更換為天職國際,導致兩度“踩雷”會計所。
此番天職國際被暫停從事證券服務業務資格6個月,為了最大限度規避審計機構業務資格暫停帶來的負面影響,一些企業已經開始從招標入手盡可能規避風險。
比如日前發布會計所選聘招標公告的金天鈦業和湖南兵器,均對競標會計所信譽提出明確要求。
金天鈦業規定,投標人須具有良好的信譽,自2019年1月1日至投標截止時間止不存在受到財政部、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等行政主管部門行政處罰被暫停資格,或者因涉嫌犯罪正在被司法機關立案偵查或者涉嫌違法違規正被財政部、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等行政主管部門立案調查且尚未有明確結論意見等情形。由投標人出具承諾函;若存在故意隱瞞,經查實后視為無效投標,如已中標取消其中標資格。
湖南兵器對于競標會計所未受罰的要求則更為清晰,其要求投標會計所在1年內不會受到證監會暫停受理或暫停審核申報材料的限制,不會被暫停證券業務資格,否則按已支付費用的2倍進行賠償。
標簽: 底稿
相關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