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與“熱”:2024成都車展的雙重底色
來源: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尹麗梅 張碩 成都報道
2024年夏秋之交舉辦的第二十七屆成都國際汽車展覽會(以下稱“成都國際車展”)呈現出“冷”與“熱”兩種截然不同的底色。
所謂的“冷”,指的是不少參展的媒體記者感受到,為數不少的車企對于本屆成都國際車展的投入明顯縮減。
《中國經營報》記者獲取到的資料顯示,雖然本屆成都國際車展與今年4月底舉行的第十八屆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以下簡稱“北京國際車展”)的展會總面積同為22萬平方米,但前者僅舉辦58場新車發布會,而后者在持續兩天的媒體日中共舉辦新聞發布會163場。
8月30日,距離本屆成都國際車展開幕還有30分鐘記者抵達現場,與北京國際車展人頭攢動大排長龍入館不同的是,在成都國際車展上,記者從出地鐵站到刷身份證通過閘機、安檢到入館,整個過程非常“絲滑”,無需排隊等待。直到9時許,展館內的人流也并不多,與北京國際車展媒體日館內參展人群摩肩接踵的情形形成了較為明顯的對比。
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本屆成都國際車展的冷淡局面是市場內卷持續蔓延帶來的結果。在價格混戰之下,汽車行業的利潤率持續偏低,主流車企盈利壓力增加,從而選擇“捂緊錢袋子”縮減傳播與營銷領域的成本預算。
在車展這個眾多車企集結的舞臺上,不同車企展現出不同的面貌。對于本屆成都國際車展,一些車企在營銷投入上有所保留,也有一部分車企選擇繼續大手筆參展,呈現冷熱不均的景象。
譬如,比亞迪“包館”攜仰望、方程豹、騰勢等全品牌集結亮相。長城汽車參展面積超3500平方米,突破國產品牌單展臺面積歷史紀錄。寶馬集團則攜BMW與MINI兩大品牌共13款新車登陸成都國際車展,刷新成都國際車展參展的寶馬新車規模之最。
聲量減弱
相比于今年4月底舉辦的北京國際車展,本屆成都國際車展的聲量明顯減弱了一些。
本屆成都國際車展共有130家中外車企參展,展出車輛超1600臺,共舉辦58場新車發布會,展會首日發布超72款新車。而北京國際車展則舉辦了163場新車發布會,全球首發車型達到了117臺,吸引了國內外近500家知名零部件企業及科技公司參展。
與此同時,記者梳理發現,2022年與2023年,成都國際車展開幕首日分別舉行了72場、66場新車發布會,分別比本屆成都國際車展多出14場、8場。上市首發活動的減少透露出本屆成都國際車展的活動規模不如往年的事實。
值得玩味的是,記者注意到,不少車企選擇在本屆成都國際車展開幕前夕召開新車發布會,推出旗下重磅車型。譬如,8月26日,在華為舉行的鴻蒙智行新品發布會上,問界新M7 Pro正式上市。8月28日,搭載華為智駕的全新嵐圖夢想家迎來上市,并正式開啟預售。
小鵬汽車與MINI品牌旗下重磅產品不僅在車展前夕上市,而且在二者均參加本屆成都國際車展的前提下,并未將旗下重磅新品上市發布會安排在成都。8月27日,小鵬汽車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旗下瞄準中低端市場的全新緊湊型轎車——小鵬MONA M03正式上市。同日,MINI品牌在重慶召開新車發布會,旗下首款跨界車型——全新電動MINI Aceman上市。
上述現象顯示出,在行業持續內卷的背景下,車展作為集中展示行業新技術和企業新產品的平臺,對于車企的重要性已經減弱。
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搶在車展之前召開新聞發布會,可以讓企業的新品擁有更高的關注度,因為車展期間各大車企集中發布新品,消費者的注意力會被分散,與其百家爭鳴不如獨占鱉頭。而且,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車展期間的時間,聚焦新品銷售和訂單轉化。
這一更加務實的做法,折射出車企在當下國內車市內卷環境下面臨的經營壓力。
8月27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秘書長崔東樹發文稱,2024年1~7月,我國汽車行業的利潤率為4.9%,低于下游工業企業6.3%的平均水平。車市價格戰嚴峻,使得車企利潤總體下降壓力加大。
燃油車展開反擊
即便時下車企對于車展有著不同的定位和選擇,但作為2024年下半年國內首場A級車展,本屆成都國際車展對于當下車市而言依然具有風向標意義。
記者注意到,從動力類型來看,本屆成都國際車展油、電、混三大賽道各有看點。
其中,近幾年逐漸淪為“配角”的燃油車的存在感有所增強。全新BMW X3長軸距版、凱迪拉克XT5、第五代勝達、帕薩特Pro、途岳新銳等外資以及合資車企的燃油車型在本屆成都國際車展上宣布上市,引發廣泛關注。
傳統車企在車展上重磅推出燃油車型折射出了它們對于當下燃油車業務的態度。
需要看到的是,盡管當前新能源汽車增長勢頭強勁,但國內汽車消費市場依然以燃油車為主。目前,仍然有大量的消費者因補能便利性、苛刻使用環境、使用習慣等多種原因而堅定選擇燃油車。而且,對于傳統車企而言,燃油車業務仍然是主要利潤來源。
因此,保持燃油車業務與新能源汽車業務之間的戰略平衡,是很多傳統車企需要直面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車企既要解決長遠發展的問題,又要兼顧當下的生存問題。
與新能源汽車相比,燃油車產品更新換代相對較慢,產品智能化程度不高,使得新能源汽車得以攻入燃油車市場腹地,燃油車市場持續萎縮。
然而,無論外界輿論環境如何,傳統車企對燃油車智能化的探索從未止步。
記者關注到,在本屆成都國際車展上,寶馬集團最大的看點是帶來了全新BMW X3長軸距版燃油車型。新車采用加長軸距的設計,比標準版車型的軸距增加了110毫米,達到2975毫米,與寶馬X5標準軸距版保持一致。
在智能化方面,全新BMW X3長軸距版搭載12.3英寸數字儀表盤以及14.9英寸中控屏組成一體式懸浮曲面屏幕,內置寶馬集團第9代iDrive操作系統,支持語音控制、蘋果CarPlay/安卓Auto手機互聯映射、在線導航等功能。
合資車企上汽大眾在本屆成都國際車展上的重頭戲是兩款燃油車型途岳新銳和全新帕薩特Pro的上市和首發亮相。
記者了解到,途岳新銳提供1.5T和1.5L兩種動力版本,WLTC綜合工況油耗低至5.7L/100km,燃油經濟性高。全新帕薩特Pro則在車身尺寸、智駕、智艙和品質上全面升級。在智能化方面,全新帕薩特Pro車機內部搭載了高通驍龍8155車載智能芯片,并配有科大訊飛的語音解決方案,使得語音識別更為精準,智能化程度顯著提升。
北京現代第五代勝達8月30日也在本屆成都國際車展上宣告上市。北京現代為第五代勝達的上市鋪墊已久。第五代勝達搭載“2.0T+8AT”的動力組合,其中2.0T發動機的最大功率為182kW,后備廂容積最大可擴展至2046L。
在智能化上,第五代勝達打造了全新的智能座艙系統ccNC、搭配F-OTA無線升級,還擁有30項ADAS智能駕駛輔助功能,包括全景影像、車道保持輔助以及自適應巡航等,達到L2+級駕駛輔助。
“燃油車無論價格高低,幾乎都未搭載高階智駕功能,但其實燃油車也可以實現智能駕駛。”今年3月,大疆車載負責人沈劭劼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4)上表示。
可以看到,在成都國際車展舞臺上亮相的重磅燃油車型幾乎都在智能化方面進行了升級,這折射出上述傳統車企正在試圖重新定義燃油車智能體驗,以捍衛燃油車的江湖地位。
標簽: 底色
相關文章
發表評論